-
曲阜县官立四氏初级完...
追溯曲阜师范学校的办学历史,从衍圣公府在此辟建“家学”算起,距今已有近1800年的历史。孔府家学先后经历了“家学”“庙学”“三氏学”“四氏学”等阶段。康熙五十年(1711年),“在阙里街东侧立学使校士馆,即兖州考院东棚”,为曲阜、宁阳、泗水、费县、成武、峄县等十四学童试之所,至今院内还保留着考院仪门、大堂、二堂等建筑以及碑刻等文物。1905年,在清末兴办新学的浪潮中,曲阜考院改建为“曲阜县官立四氏初级完全...
-
鲁西南地区最早的党组...
1922年,济南一师学生、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同志派人来曲阜二师开展工作。1925年,党又派杨荫鸿、张观成等以学生身份来校进行活动。1926年春,受中共山东地执委的指派,马守愚到曲阜二师筹建党组织。1926年夏,鲁西南地区最早的党组织——“中共山东省立二师支部” 在校内成立,马守愚任支部书记。这是鲁西南地区成立的最早的共产党组织,是全省当时仅有的38个党支部之一。从此,二师的进步学生运动纳入了党的领导。 王尽美 马...
-
《子见南子》案
二师进步力量与孔府的矛盾冲突,经“五四”运动后,愈益深化。1928年,二师党组织遭到破坏,而6月蒋介石又来曲阜祭孔,并以国民政府的名义发布保护曲阜林庙的《布告》,一时间,封建势力气焰高涨。为进一步打击封建势力,二师师生在共产党员马宗俊和张凤来提议下,经校长宋还吾、训育主任李灿垺、代理教务主任王祝晨同意,决定排演林语堂创作的独幕话剧《子见南子》。仇森林(1908-1976),山东泰安人。1924年至1930年在二师读...
-
孙中山奉安,二师学生...
1929年孙中山奉安,灵枢途径曲阜,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生前往祭奠送行
-
“兖州卧轨截车”南下...
1931年12月中旬,在兖州火车站发生了一次以山东省立二师为主,联合鲁南其他六校学生参与的南下抗日请愿卧轨截车事件,震惊了全国。 原兖州火车站1931年11月下旬,中共山东省委决定组织济南、青岛、泰安、曲阜等地学生到南京请愿。正在二师师生准备开展行动之时,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宣布,对二师校长张郁光撤职查办。对此,二师师生们极其愤慨,纷纷要求挽留张郁光校长。中共曲阜特支紧紧抓住这一点,及时组织起三百五十人的“挽留...
-
东迁与游击办学
1945年12月31日,曲阜解放。3月,新生的曲阜师范学校正式开学。7月,内战全面爆发,国民党重兵大举进攻解放区,学校办学再次受到冲击。鲁南区党委和鲁南行署为了学校及师生安全,决定学校东迁。 华山(1910-2002)8月28日,经过短暂动员,在学校党支部书记、副校长华山的带领下,学校200余名师生奉命东迁,附小的部分师生随同行动。首先撤到泗水西岩店村,在这里停留了两个多月。11月,形势进一步紧张,学校撤至泗水星村。在这...